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歡迎光臨建功高中

1071210<芒>中有<敘>─草嶺古道走讀

  草嶺古道位在宜蘭縣和新北市的交界處,全長約8.5公里,是清朝時代淡水廳(艋舺)到噶瑪蘭廳(宜蘭)的交通重要孔道,屬淡蘭古道中的其中一段,更是台灣目前僅存前清所遺古道之一。 
  因新北市及宜蘭縣兩縣分界山為『草嶺』,兩旁種滿了芒草,因為沒有其他樹種,故稱為『草嶺古道』。草嶺古道沿途可見闊葉樹林、人工栽培的針葉樹還有亞熱帶雨林最具特色的筆筒樹,更有許多豐富的景點,如『澄澈山溪』、『福德祠』、『跌死馬橋』、『雄鎮蠻煙』、『虎字碑』、『觀景亭』、『草嶺古道大里遊客服務中心』等等。草嶺古道也是秋冬賞芒的好地點,在秋季期間,滿山五節芒花盛開白色花草隨風搖曳,十分美麗。透過此次活動,不僅可以讓身心在美景中得到紓解,也能了解古人行經路線的歷史點滴。
  校慶補假的那天,我們從福隆望遠坑開始步行,沿途下雨,卻不減興致,心中浮起到宋朝大文豪蘇東坡的詩句的「莫聽穿林打葉聲,何妨吟嘯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輕勝馬,誰怕?一簑煙雨任平生」沿途,聽著草嶺古道的故事,原來,古道到至少一百年、至少十公里,在先人的年代,這條古道成為噶瑪蘭廳與淡水廳的聯絡道路,為了躲避海上的風險,更為了政治與拓荒,魚路就這般形成。
   
  同治年間,日人覬覦這地,清廷派人來後山刻碑「雄鎮蠻煙」摩碣,以示清廷的版圖橫跨至此,雖然清廷也很難治理這地,卻也不容他人染指,但又發揮多少功能呢?我們在故事中小心翼翼前行,腳下的青石步道,稍不留心,就跌得狼狽。
  經過跌死馬橋,來到「雄鎮蠻煙」摩碣,在休憩亭風雨交加中迅速地結束午餐,步上啞口前來到「虎字碑」,經過古棧遺址,最後抵達終點大里遊客中心。全程8.5公里的草嶺古道,在大夥結伴同行、互相攙拉中完成,相信大家雖然風雨中巍巍顫顫,但卻是印象難以抹滅,相約下次天氣“晴”!